top of page

2025/07/06 跟使徒一起做禮拜

宣怡天 執事

經文

使徒行傳 2章 42節


關於「做禮拜」的一些疑惑?

 

我們在里民會堂聚會難免有干擾,有一次在講道時有位弟兄在後面看報紙,我剛好在後面,就提醒他:要不要聽講道?他說,「我耳朵有在聽呀,我看報紙也可以聽講道。」這是做禮拜嗎?


有些人會疑惑:去主日崇拜時要穿什麼樣的衣服?可不可以穿露肩的或露肚臍的?可穿短褲或拖鞋?到底來做禮拜時要穿什麼衣著才合適呢?


還有,因為疫情關係,很多教會都有線上聚會,我們教會也有很忠心的直播同工,不方便來教會的人,可以透過直播來參與我們的聚會。那到底可不可以用直播完全取代我們的實體聚會呢?


不知道大家有什麼想法?今天我們要來看看使徒們怎麼做禮拜,聚會必要元素有哪些?

         

教會是怎麼開始的?


耶穌被釘死復活以後,他向門徒顯現有40天之久, 耶穌和門徒聚集時囑咐他們說:「不要離開耶路撒冷,但要等候父的應許,就是你們聽見我說過的。約翰是用水施洗,但過了不多幾天,你們要在聖靈裏受洗。」既然耶穌囑咐門徒說要留下來等候聖靈,他們就都聚集在馬可樓上。「…他們全都聚集在一起。忽然,有響聲從天上下來,好像一陣大風吹過,充滿了他們所坐的整座屋子;又有舌頭如火焰向他們顯現,分開落在他們每個人身上。他們都被聖靈充滿,就按着聖靈所賜的口才說起別國的話來。」(徒2:1-4)


雖然耶穌走了,但賜下了聖靈,聖靈大大充滿在使徒們聚會的地方,他們開始說起方言,聖靈充滿以後使徒彼得就站起來開始對弟兄姊妹講道,彼得說,耶穌來到世界上為我們的罪釘死在十字架上,他死不是終點,而是救恩的開始。這是教會的開始,有「聖靈」,有「神的話」證明耶穌是主。接著發生什麼事情?大家聽完講道以後覺得很感動,就問彼得說,「那我們該怎麼做?」彼得就對他們說,你們各人要悔改,奉主的名「受洗」,使罪得赦免,領受所賜的聖靈。…那一天門徒約添了三千人。他們受洗後過著不一樣的生活,他們都專注於使徒的教導和彼此的團契,擘餅和祈禱。

            

教會三個元素


從以上經文可以明白,敬拜神必須有三個必要元素:聖靈、神的話、聖禮(洗禮和聖餐)。神學家紐畢真說:「教會是聆聽、相信福音的人的聚集,教會是信徒在群體參與聖禮時產生的,教會是領受聖靈、住在聖靈裏的人彼此團契。」當我們受洗時歸入了一個大家庭,我們是在聖靈裏跟祂同工的一群人。


在做禮拜時經歷「聖靈」


我們做禮拜參加聚會,是從聖靈的工作開始的。一位神學院院長高登、史密斯說「每個具體的教會實踐都是聖靈工作的果子」,也就是說,無論你來排椅子或是在週間安排一些服事都是聖靈的果子。如果聚會是聖靈的工作,我們要怎樣經歷祂呢?


1.「口」開「心」就開


當你唱詩歌讚美神時,你的內心原本不是那麼想讚美的,就也會跟著讚美神;當你會前一起開口禱告時,你的心就預備好了,當我們把心對神敞開時,聖靈就更能夠充滿我們。聖靈不會強迫我們,祂要我們有一顆願意的心,所以當我們在聚會時,我們把嘴巴打開來,歡迎聖靈在我們的生命當中動工。


2.用禱告的心參與每個程序


當主席開始宣召時,你是在發呆?還是對主說,主啊,我預備好要來朝見你的面,唱詩時你是在觀察樂團有沒有走音,是否協調?還是你會專心地讚美神,當你在等待奉獻的時候,你會禱告主說:主啊我樂意把錢奉獻給你,我沒有奉獻的錢也是屬你的,願你都來使用…,還是發呆一下就過去了。如果我們用禱告的心來參與每個聚會的程序,我們的心就能被聖靈感動。


3.還可以更積極一點


你可以跟神說:主啊,你要對我說什麼?或許唱詩時誠實地說:主啊,我這個禮拜好累哦,有好多事情沒做完…。你看看,詩歌的歌詞有沒有在對你說話?聽道時你可以隊主說:主啊,我聽不太懂他在講什麼,你可不可以給我一句話,我要帶著這句話來過下一週的生活。如果我們有這樣積極的心,聖靈一定會對我們說話,因為神說「尋找就尋見,叩門的就給他開門。」神要把好東西給我們,也就是要把聖靈賜下給我們。所以聚會我們有這樣渴慕的心時,必定會經歷到神的能力和醫治。


4.服事的人也要經歷聖靈


有服事的人要怎麼經歷聖靈的工作?就是要記得,再小的事情都要依靠聖靈,再小的事都能為聖靈所用。排椅子需要倚靠聖靈掃廁所也要倚靠聖靈…每一件服事都要倚靠聖靈,不然當魔鬼來攻擊時我們時很容易就跌倒。


今年我缷任下宣教部執事,然後接下崇拜部執事,感謝詩婷姊她是上一任的崇拜部執事,她很忠心做得很好,開門、關門,預備場地,但是我沒辦法做到像詩婷姊那樣,因為我住的比較遠,孩子還小,我的工作有時六、日要值班,沒辦法每次都到。其實我在請別人幫忙時我內心是有壓力的,會控告自己說,你都沒做什麼…,後來有一次我在爬山禱告的時候,就問神說,「主啊,你怎麼看我當崇拜部執事?」神給我一句話:「人若有願做的心,必蒙悅納,乃是照他所有的,並不是照他所無的。我原不是要別人輕省,你們受累,乃要均平。」(林後8:12-14)


人若有願做的心,必蒙悅納,乃是照他所有的。我就很得安慰,我沒有的是什麼?就是我無法每次都到。但我有什麼?我有一個願意做我能做的心,經上說我原不是要別人輕省,你們受累,乃要均平。


我可以事必躬親,但神也沒有要我們服事的時候累過頭,神要我們均平,你能做多少神都喜悅你,你不能做的交給上帝,別人可以幫忙做,我們一起來服事。所以再小的事情,即便只是請人來幫忙都要倚靠聖靈,不然還是會受到魔鬼的攻擊和控告,當我們倚靠聖靈做最小的事情時候,聖靈就能夠使用這小事成為祂榮耀的教會,成為祂的工作。


做禮拜要有「神的話」


聚會時,彼得高聲向眾人說:「猶太人和所有住在耶路撒冷的人哪,這件事你們要知道,要側耳聽我的話。」(徒2:14) 聚會要有神的話,當聖靈降臨以後彼得站起來開始講道,所以我們要注重聚會裏面要有神的話,因這是神所重視的,但我們常常不重視神的話。主日崇拜會有神的話,但有時候小組聚會就不一定,可能沒有人會分享,大家就近況分享,為什麼會沒有神的話呢?


可能有幾個原因,擔心慕道友聽不懂,或是平常沒有讀經、靈修的習慣,所以要講也講不出來,覺得神的話很遙遠…,如果你覺得神的話很遙遠當然就不會渴望聚會當中有神的話。也有可能生命不想改變,覺得自己現在就很不錯了,不想改變,只想放鬆就好。如果我們渴望做禮拜時討神喜悅,我們必須要有神的話。當神的話進入我們生命中,我們會覺得扎心,聽完了會想要改變,想要回應神的話。神沒有要我們停留在原地,神要我們繼續往前走,繼續在他的話語中被磨塑,我們都只是一個未完成的陶器,一個未完成神的器皿,我們還可以更像耶穌,那要怎麼樣在聚會中把神的話吸收進去呢?


1.帶著渴慕的心


你渴慕聽今天的講道嗎?如果我們渴慕,我們聽道時眼神會不一樣、心情會不一樣。我有小孩以後,常常要抱著寶寶聽講道,所以常常無法很專心,上禮拜佳恩帶著寶寶去參加主日學,我就可以專心聽講道,那時候真的覺得可以聽講道是好寶貴的事,因我內心很飢渴,需要聖靈來幫助我,生命中有許多的困難、挫折,事情都做不完,不知道要怎麼辦。神就透過信息對我說話…。我也鼓勵你們也要帶著一個渴慕的心來聆聽神的話。


2.盡量專心


有時候,神的話不一定是從講道來的,詩歌裏面也有信息,當我們專心聽講道時也可以學習作筆記,耀民叔叔是個好榜樣,他每次聽講道都會作筆記。我相信當他作筆記時就不會東想西想,因他要專心聽講員說什麼。當我們在作筆記時就可以更深的去思想神的話,去想這一段信息跟我生命有何關係?我也鼓勵大家如果你願意也可以為每次聽講來作筆記。


3.小組聚會要分享神的話


或許小組不會每一次都有牧者來分享,或許小組長要分享神的話也很有壓力,但是「近況分享」總可以試試,我們能不能在近況分享時把神的話放在裏面。如果我們知道使徒的教會是注重神的話,那我身為小組長在我的小組裏我是不是注重神的話?我可不可以在近況分享時說,這禮拜我有什麼樣的靈修心得…,這樣難度就比較低,漸漸地,小組員也知道你是注重神的話。


我有一位朋友最近心情很不好,因為他必須照顧一個非親非故的人,也因此要處理很多繁瑣的事,他就生悶氣覺得自己怎麼這麼衰…。我聽完他的分享後,就傳一段神的話給他,「做在最小的身上,就是做在主身上」,XX加油!我傳了以後也不知道他會怎麼想,會不會感覺我很煩?但是這禮拜他遇見我時跟我說,我傳這個經文給他以後,他內心的氣消了一大半,他想說這是為主做的。所以當我們的分享有神的話時,真的能夠帶出改變、磨塑我們的生命,神的話可以平靜風浪。


我鼓勵講道的人、小組長、教會的領袖,有職分的人,要更多的在神的話裏紥根,更多的靈修禱告,因為我們的教會要有神的話引領我們向前走。


做禮拜要看重「聖禮」


「你們各人要悔改,奉耶穌基督的名受洗,使你們的罪得赦免,就會領受所賜的聖靈。

…他們都專注於使徒的教導和彼此的團契,擘餅和祈禱。」(徒2:38, 42)教會要有聖禮,或許我們並不是這麼重視聖禮,你會在意說這個月有沒有領到聖餐嗎?我承認自己有些時候也沒有這麼在意。我們為什麼要重視聖禮、重視聖餐、重視洗禮呢?因為主耶穌啟示的方式是用有形的物質來向我們啟示的。


祂是「道成了肉身,住在我們中間」道是什麼?就是耶穌基督,祂道成了有形的肉身住在我們當中,我們的神原本不受時間、空間的限制,但他披上肉身來到我們當中,使我們能夠成為主的兒女,使我們能夠看見他的榮光。神使用有形的物質來使我們認識他,使我們跟他連結。


就基督信仰而言,有兩個最重要的聖禮,是耶穌基督親自設立的。第一個是洗禮,水本身沒有能力,但聖靈藉著水就滿有能力,我們受洗不是只受聖靈的洗,我們受洗是水和聖靈一起受洗,洗淨我們的罪使我們能夠成為一個新造的人。如果我們相信神透過水和聖靈來洗淨我們,我們就會重視這件事情。


洗禮是什麼?就是你願意悔改承認自己是錯的,過去是以自己為中心,如今我願意接受耶穌基督成為我的救主,他是我的拯救主,也是我生命的主,你願意不在以我自己為我的中心,我願意以基督耶穌為我的中心,並且公開承認,我願意成為教會的一份子。

基督信仰有私人的部份,但也有公開的部份,也有外在看得見的部份,每一位受洗的人都要做見證,讓人知道他的信並不是一時衝動,而是很慎重隆重的決定。


聖餐很重要,耶穌說:「我實實在在地告訴你們,你們若不吃人子的肉,不喝人子的血,就沒有生命在你們裏面。」(約6:53)當耶穌被釘死時,他把他的生命分享給我們,所以我們在吃無酵餅、喝葡萄汁時,我們是紀念耶穌基督為我們的犧牲,當我們吃進去的時候,我們也共享耶穌基督的生命。這也就是為什麼我說聖餐很重要,因為耶穌基督設立了這樣子的儀式,使我們在領餅喝杯的時候共享主耶穌基督的生命。


聖餐除了紀念主耶穌為我們的犧牲,洗淨我們的罪,承擔我們的過犯,使我們能夠得潔淨之外,也使我們共享主耶穌復活的生命。他不只受洗,他也復活,當他復活的時候,我們吃到他的身體, 我們有他的生命,我們的生命也能夠有復活的大能,過去所犯的罪可以有機會悔改不再犯。過去沒有愛的地方,可以活出主耶穌基督的愛,可以活出主耶穌基督的盼望和恩典。


最後,聖餐使我們與弟兄姊妹相連,耶穌基督原本是一個,他破碎了成為許多的碎片,當我們吃的時候就合在一起了,這是一個奧祕,因為一個餅的破碎成為大家的合一。為什麼我提案把餅杯換成傳統的方式,主要就是希望幫助大家看到破碎的餅,是耶穌基督破碎的身體,我們領的是碎碎的餅,我們不是領一個圓圓的餅,而是一個餅的一部份,我們都與耶穌基督的身體有份,而當我們在一起的時候,我們共享耶穌基督的身體。


當我們領這餅時耶穌基督已經付上了代價,所以我可以跟我不合的人一起領這個餅,一起喝這個杯,可以彼此合一,不是因為我們做了什麼,而是耶穌已經拆毀中間隔斷的牆,使兩下合而為一。


小組討論:

請分享聽完這篇信息的心得。

教會名稱  統編-02.png

02-24578155

頁尾-02.png
  • YouTube
  • Instagram

©2019 by 碇內浸信會

bottom of pag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