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文豪托爾斯泰曾說過一句名言:「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,不幸的家庭卻各有不同。」可見,經營一個幸福的家有一定的原則可依循,今天要分享聖經裏面的兩個祕訣!
第一,建立界線
「你們各人的重擔要互相擔當,如此,就完全了基督的律法。各人應當察驗自己的行為…因為各人必擔當自己的擔子。」(加六2、3、5) 健康的愛是有界線的,這段經文中有兩個很重要的概念「重擔要互相擔當」,一個人擔不起的叫重擔,所以要互相擔當,可是卻要「擔自己的擔子」,擔子是擔當得起的就要自己擔,這就畫出界線了!這是上帝的智慧,人與人之間雖然有許多連結,但是,一定要有界限。
界線像一個「門」,房子如果沒有門,別人隨時可以進來,就會有無形的壓力;門並不是不讓人進來、不是拒絕別人,門是可以自主的象徵,可開可關,界線讓人有自主性,人有自主性才會感到自由。其實,早從伊甸園開始就設立界線,在伊甸園中神設立了一個生命樹的果子,給人立下界線。沒事為何要把一棵不能吃的樹放在園中?然後對亞當說「園中的果子你都可以吃,唯獨這一棵分別善惡樹上的果子,你不能吃…」上帝沒有跟猴子說不能吃,神有祂的界線,如果你抗拒這個界線,就會不快樂。
沒有界線的家庭小故事
1.女兒的愛讓媽媽感到窒息
有一女兒很愛媽媽,因為爸爸剛過世,所以她很怕失去媽媽,只要媽媽一咳嗽馬上去買一堆藥,只要媽媽比較忙,她就會生氣,要媽媽一定要休息…最後,她媽媽壓力實在太大,就不跟她住在一起了。沒有界線的愛會讓人窒息,如果一個人很黏你,很怕失去你,你反而會想跑掉,因為沒有自由。
2.在控告中孝順
有一位很忙的上班族,她媽媽打電話來說,親戚從美國回來,一定要她請假陪他們。但這段時間剛好是她最忙的時候,媽媽說,不行啦!一定要給媽一個面子 ,你不請假就是不孝…,這位姊妹只好在被控告中孝順父母,這也是沒有界線,不是健康的愛。
3.婚姻大事誰決定
有位姊妹的媽媽看中一位弟兄,一定要把自己的女兒嫁給他,雖然他是一位很好的人,但這位姊妹就是跟他不來電。最後,她為了順服母親,真的就嫁給這位弟兄,婚後三十多年,只要婚姻不順,就會怪她媽媽,「都是妳害我的…」這也是沒有界線的愛,婚姻是自己的選擇,不能推給別人,如果妳不敢說不,就要負起責任來,不能一直怪別人。
以上這些例子都有一個問題,就是沒有設立「界線」,沒有界線彼此的關係就會一團糟,不要說年輕人,我婆婆94歲,我問她好不好?她回答說:「我真希望能做自己,而不是別人幫我做決定。」還有,我那不到一歲的小孫子,雖然個性溫和,但他已經有意識會認人,他喜歡媽媽抱,這麼小就有他的自主性,他要做自己願意做的事。人,是尊嚴的存在者,只要是人都希望能有自主性,而「設立界線」正是可以保有自主性的秘訣。活著沒有自己,是不可能快樂的,你不快樂也不會帶給別人快樂,你家裏也不會 快樂,所以第一個重返家庭榮耀的秘訣是→了解自己,設立界線。
什麼樣的人沒有界線?
通常不敢說NO的人比較沒有界線,他一說NO就會有內疚感,有些人事情都過了十幾年年還在內疚,這種人多半是很順從的個性。另一種比較沒有界線的人剛好相反,就是習慣掌控的人,如果人家跟他說NO,他就很受傷,他不能接受別人跟他說不。這兩種人都不健康,再愛你的人不是每一次都方便,所以健康的愛要有界線。以下我用三個例子來說明,如何在生活中建立界線:
1.責任的界線
人長大後要離開父母與妻子聯合,這也是一個階段性的責任界線。但其實,從小就要讓小孩自己負責,他能做到的事一定不要搶來做,你越接納小孩子,他就越有責任感。青少年的爸媽常常急著批判孩子,爸媽嘴巴不要太快,每次 批判就是定罪,人越被批判就越不負責任,「你既然這樣看我,我就爛給你看。」人有劣根性,你越罵我,我就越這樣,所以,如果要培養責任感就要接納,你越接納他,他就越有責任感。
有一對夫妻,受不了兒子大學畢業不去找工作,整天賴在家裡,於是想拉兒子一起去找心理諮商師談談,但兒子說「我沒問題啊!我有我的打算。」後來他們夫妻倆就去找心理諮商師談,結果那位專家也說:「你兒子說的沒錯,他沒問題,是你們倆個有問題,因為你們把他的問題變成你們的問題。」這對父母就愣住了,他們以為,父母不就是要幫孩子解決問題的嗎?這位諮商師說不是,你和孩子是獨立的個體,他有他的責任要負,你有你的界線要劃出來。
多年前有一個課輔班的小孩,因為家庭功能不彰,她16就未婚懷孕了,她的媽媽瘋狂的罵她、打她…有用嗎?其實不需要,已經發生了,就是提醒她要負責任,我跟她說有四個選擇:(1)把孩子生下來,做單親媽媽 (2)拿掉;會傷身傷害心靈 (3)生下來交給別人收養 (4)結婚,提早成家。
四種選擇四種代價,妳要負哪一個代價?我們盡可能的說明,讓她自己做決定,因為你不是她,你再愛她也不能幫她負責任,所以,你不能幫她做決定;同樣地,這個兒子不去找工作,你可以跟兒子說,我們的家可以讓你住到35歲,之後你要自己負責…。好好的講,不要用罵的,界線建立起來不容易,但建立起來就非常自由,是雙贏。
怡潔怡天國小一年級時,我們就不叫他們起床,因為「遲到」是你的事,我們做父母的就是買一個鬧鐘給孩子。這我跟很多家長講,家長都說行不通,的確有一定的難度,我們也花了半年才上軌道,但「遲到」是自己的責任這個界線一旦設立,一生受用,他們很早就會自己負責撥鬧鐘、會check明天要帶什麼東西…,一直到上班工作,我都不用操心,更無須催促。
所以有人開玩笑地說,「壞媽媽教出好孩子,好媽媽教出壞孩子」,這個「好媽媽」指的是為孩子做太多,剝奪孩子學習與成長的的機會,最大的損失是,孩子不懂得自己要負的責任!
2.情緒的界線
情緒的界線很重要,有清楚的情緒界線,才不容易被情感操控或被情緒勒索。通常自我形象比較弱人,容易被情緒勒索;或是太過於想幫助人的,也會越過界線。
我從小就常被一句話影響,我父母常不經意地說:「你是長女,弟弟妹妹的工作,你要多照顧喔,弟弟妹妹的需要,你要多注意喔…」或許,這是爸媽對我的盼望,但卻造成我不少情緒。我希望爸媽高興,我希望讓爸媽安心,但其實我的能力做不到,所以有一段時間我就很焦慮…
有家暴傾向的人通常前面都是甜言蜜語,因為你內心比較脆弱,甜言蜜語很容易把你騙過來,然後他就會破除界線,你投進去這個感情,以後那個界線就沒有了。然後只為了讓他滿意而活,結果這種人永遠不滿意,你就一直被他的話控制…這就是情緒勒索。
要設立情緒界線不容易,要建立健康的自我形象,你要對自我價值、自我形象有確據,每一位神的兒女都一樣尊貴,不要把自己的情緒交給別人,這樣會活得很辛苦。自我形象越健康就越不容易被勒索;內在越弱的 人,越容易被勒索。這需要持續學習,一旦成熟整個人生都會輕鬆很多。
以前,我一生氣就會賴在我先生身上,是「你」惹我生氣,你不惹我生氣,我就不會生氣。可是他很平心靜氣地說,每個人的情緒自己要負責,我聽了更生氣,但這是事實。說別人害我生氣是錯誤的,是不健康的,界線不清楚。當你願意為自己的情緒負責任,不再賴到別人身上時,你就真正長大了。
3.愛的界線
親愛的弟兄姊妹,你永遠要記住,「你不需要改變任何一個人。」所以你不會因為他不改變,你就不快樂,因為生命改變是上帝的事,沒有一個人可以改變任何一個人,我不是說不要幫助人改變生命。就像我今天講道,就是希望幫助人改變生命,但這是透過神的話改變生命,不是我來改變你。
所以,不要期待說「如果你愛我,你就應該…」不,愛有 界線,我不改變我的先生、我的太太,我不改變我的爸媽…,如果有人對你說:你愛我就怎樣怎樣,我做這些都是為了愛你,在這段愛的關係中要注意,你有沒有失去自我?就像我一開始說的,人需要自主性,就是自己可以做決定;同樣地,人也永遠希望能夠真正做自己。
真的愛不會用條件綁住你,關係不對等就很痛苦,所以健康的愛要有界線。我記得跟牧師談戀愛時,有時吵架我就威脅他說:你再這樣,我們就分手吧!我只是賭氣希望他能照我的期待去做。結果他很正經說:如果分手妳會更幸福,我們就分開。他這樣一講,我就消下去了,球又丟回來給我,守住愛的界線,反而很單純。
我們都需要跟家人建立界線,但你不要今天聽完以後就開始劃清界線。不是喔,我們要先有「連結」,你如果沒有連結,就沒有設立界線的必要。你把自己孤立起來是絕對不行的,一定要跟人有連結,設定界線要在連結的前提之下,不能沒有連結就劃界線喔!
第二,成為有福的人
「你若聽從耶和華-你神的話,這以下的福必追隨你,臨到你的身上,你在城裡必蒙福,在田間也必蒙福。你身所生的,地所產的,牲畜所下的。以及牛犢,羊羔都必蒙福。你的筐子和你的搏麵盆都必蒙福,你出也蒙福,入也蒙福。
仇敵起來攻擊你,耶和華必使他們在你面前被你殺敗,他們從一條路來攻擊你,必從七條路逃跑。在你倉房裡,並你手所辦的一切事上,耶和華所命的福必臨到你,耶和華-你神也要在所給你的地上賜福於你。」(申28:2-8)詩篇23篇也是一樣,「恩惠慈愛必隨著你,直到永永遠遠」,如果你是有福的人,福氣是追著你跑的。一般人講的福,都是外面來的,但上帝所應許的福是全方位的,連你家的狗,貓,花啊都種得很好,出也蒙福入也蒙福。
我們即將展開10天連鎖禱告會,將以八福為主軸,八福不是講八個福氣,八福是講八個態度。不要一直想從外面找福氣,我們要往裡面找。雖然經文翻譯說「清心的人有福了」,其實原文是「有福啊,清心的人」所以是看你是什麼人才有什麼福喔!不是說清心就可以換這個福氣,不是。
你是什麼樣的人,什麼福就會隨著你
如果家裡的人都是有福的人,整個家都是蒙福,何等榮耀!天國的福,不是你做了什麼,也不是你擁有什麼,而是你「是」什麼樣的人,就得什麼樣的福。神的原則不是把福加給你,而是給你創造你一個生命的狀態。然後因為你這個生命很好,所以福氣就自然隨著你。福氣是從內心開始的,不是從環境開始的,神要讓你超越,只要你是有福的人,那麼無論工作順不順利,家人對你如何,你還是很快樂,因為喜樂在裡面不是外加的。
就如保羅的秘訣,「這是我已經學會了,我知道怎樣處卑賤,也知道怎樣處豐富或飽足,或飢餓,或有餘,或缺乏。隨事隨在,我都得了秘訣,我靠著那加給我力量的,凡事都能做。」(腓四11-13)這段經文的重點在哪裡?怎樣可以度過各種狀況?秘訣就是「靠著那加給我力量的」,凡事都能做。我今天口袋有錢沒錢,我今天生病怎樣都無所謂,我靠著神。沒有一件事做不到,所以我們常說,耶穌是我們的至寶。難怪有人要變賣一切去買那顆珍珠,因為神的救恩大到你無法想像。
亞里斯多德也說過:「品德是通往幸福的必要條件。」我們常說,好人有好報, 但有時我們看到品德好的人,好像遭遇也不是很好,但其實所謂的「好人有好報」就是讓你當好人就是好報,你睡得安心,沒有害人的心,不用花心機權謀,這就是好報。而一個品德不好的人,他絕對不幸福。
健康,疾病,失敗,成功,都不能表明你是快樂幸福的。你有多少錢跟你是否快樂是無關的,反而是對各種遭遇無動於衷,絕對順服,愉快的接受神安排的任何事情,這是快樂的。有福之人是擁有天國品格的人,讓我們好好保守我們的內心,成為一個有福的人,天國的福也有物質層面。因為你是很有誠信,人家案子就喜歡找你做,因為你有好品格大家喜歡找你。
無論你的家現在有多少問題,有兩個秘訣,帶領你的家重返榮耀。第一個回去檢討,看看有沒有界線不清楚的,責任沒有分清楚,情緒沒有分清楚,還是愛的界線不清楚,建立界線。第二個就是成為有福的人,這個需要長時間,建立界線也需要長時間。我到現在還在學,可是越學越喜樂,原來活著可以這麼自由,我不會因愛而受傷,也不會因愛而有錯誤期待。這是何等榮耀的光景!

小組討論
1.討論看看,你家哪裡界線不清嗎?
2.你是有福之人嗎?你的品格有沒有越來越好?有沒有福氣追上你的經驗?請分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