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op of page

2024/08/18 得勝生活【2】將心意奪回

宣承義 牧師

經文

歌林多後書 10章 4-5節


上禮拜第一講談到得勝生活要從「心」開始,因為神的國就在我們的心裏,要記得我們的身分是神的兒女,要知道我們有權炳,可以得勝,因此,我們的心中要常常有聖靈中的喜樂、公義、和平,今天第二講要談談如何「將心意奪回」,很多人的心思意念被撒旦或這個世界擄走,要得勝就必須奪回來。


我們活在這個世代常常受苦,被魔鬼撒旦的謊言欺騙,甚至被牠直接攻擊,一切受造之物一同嘆息,如經上所說:「全世界都臥在那惡者手下。」(約翰一書 5:19) 一個人如果不懂得抵擋魔鬼,就任憑魔鬼折磨。魔鬼有幾個特徵,牠來要「偷竊」、「殺害」、「毀壞」,牠要偷走你的喜樂、毀壞你所累積的成就,這個系列就是要教導我們,如何得勝?既然要得勝,就不能不要打仗,因為不爭戰,怎麼會有得勝呢?


神不但應許我們必得勝,更要完全的得勝,是靈魂體的得勝「願賜平安的神親自使你們完全成聖!願你們的靈、魂、體得蒙保守,在我們的主耶穌基督來臨的時候,完全無可指責。」 (帖前5:23) 以前我對「成聖」有誤解,一看到成聖兩個字,我就覺得距離好遙遠,但現在開始操練屬靈爭戰,對神的認識越來越深時,一看到成聖,我的心就開始跳躍,我們真的可以成聖,因為神親自成就。


         脫去舊人 穿上新人

         關鍵是 → 心意更新而變化


大部分的人失敗的經驗比較多,所以談到「得勝」會有質疑;怎麼可能呢?我的問題這麼多,得勝,談何容易!其實聖經告訴我們,得勝並不難,只要你知道秘訣!


在脫去舊人和穿上新人的中間,有一個關鍵就是改變心思,「…就要脫去你們從前行為上的舊人,這舊人是因私慾的迷惑漸漸變壞的,又要將心志改換一新,並且穿上新人,這新人是照著神的形象造的,有真理的仁義和聖潔。」(弗4:21-24)脫去和穿上的過程中,如果沒有「改變」,是不可能做到的,關鍵就是在心志上改換一新,也就是羅12:2所說的「心意更新而變化,察驗何為神的善良、純全、可喜悅的旨意。」

 

   脫去憂慮 → 心意更新 → 穿上喜樂


舉例說明。過去,一天的開始我通常會擔心或憂慮,但我操練「改變心思」,於是我宣告:一切美好的事都從眾光之父神那裏來,我就告訴自己說,今天是神所定的日子,神要透過今天使我得祝福、使我得勝。接著,我就宣告:我不但可以面對,還可以享受今天的一切,這就是將心志改換一新。


就算當天我所擔心的真的發生了,我也不怕,因為我已經預備好了,事情來了去處理去面對就好,不會驚慌失措,覺得完蛋了!糟糕了!因為神所賜的是良善、純全可喜悅的旨意,心思意念要慢慢調整,就會漸漸變成新人,不再活在舊人裡面。





心思 

 


       上帝→          祝福我們

       魔鬼 →         攻擊我們


「因為他心怎樣思量,他為人就是怎樣。」(箴23:7a) 你的心思意念就造就出你這個人!我們的心思意念會影響我們的情緒、信念和行為,心思,非常重要。


神透過我們的心思改變我們的生命,魔鬼也透過我們的心思來攻擊我們,所以你的心很重要,我們心意要常常更新而變化,察驗神的旨意,生命就會漸漸改變。當魔鬼透過我們的心思來攻擊我們時,就能分辨,起來征戰而得勝!例如:有時會突然覺得害怕、擔心,其實事情都還沒有發生,這突然的感覺怎麼來的?就是你的心思被魔鬼攻擊或挾制或影響,此時要起來抵擋。


          心思可以控制嗎?


有些人覺得可以,有些人覺得無法控制,尤其是戀愛的人,常常會控制不住地想念對方;減重的人也時也覺得控制不了想吃東西的慾望…,其實,心思是可以控制、可以改變的,怎麼做呢?當一個不好的想法進來時,你拼命告訴自己「不要想!不要想!」有沒有可能?沒有可能,因為心思不是用壓抑的,越壓抑就越會繼續想。


「拒絕」錯誤的想法,是對的,但只有拒絕是不夠的,還要有新想法「取代」才可能改變心思。例如你要減重,除了不要去想那些零嘴,也不要去逛美食街外;要趕快去運動,只要開始動起來,做一些事情,想吃的慾望就不見了。

馬丁路德說過:「你不能阻止小鳥飛過你的頭上,但你能阻止牠們在你頭上築巢。」我們雖無法避免負面想法的產生,但我們可以阻止它們在心頭滋長茁壯,我們要留心,一旦發現負面想法正在擴大,就要大膽宣戰,別讓它入侵!


心思是可以控制的,只是我們太被動了,要得勝就要更積極,想要饒恕一個人就不要一直想他對我的不好,轉念想他的優點,這是取代原則。好像聖經上所說,當心中的魔鬼被趕出去之後,裡面乾淨了,但卻沒有新的想法進來,牠又找了七個鬼再住進來,所以要盡快把神的話語、神的喜樂注入內心,心思空間就像一個戰場,不要輕忽。


   心思戰場中 要特別注意「堅固營壘」


林後10:4-5「因為我們爭戰的兵器本不是屬血氣的,而是憑着神的能力,能夠攻破堅固的營壘。我們攻破各樣的計謀,和各樣攔阻人認識上帝的高壘,又奪回人心來順服基督。」


在我們心思戰場上,有些領土因為信主之後已被奪回,但某些「堅固營壘」卻是被仇敵占領,要持續靠著神的能力才能攻破、奪回!想要過得勝生活,一定要把堅固營壘奪下來,如果你覺得很困難,想要繞過去,不面對,那是不可能的,因為堅固營壘是仇敵的藏身之處,當你疲憊時、當你遭遇挫折時,就會讓你莫名其妙的沮喪、難過,或突然想起塵封很久的往事,這樣就會削弱我們生命中的力量,仇敵常常從這堅固營壘射出暗箭,讓你的心思受影響。


堅固營壘中有仇敵的各樣計謀,去毀壞、偷竊、殺害人,無論好事、壞事魔鬼都可以利用,你若成功牠就讓你驕傲,失敗魔鬼就把失敗放大,讓你爬不起來,魔鬼常做的事就是興風作浪、小事變大事,好事變壞事,所以我們要很儆醒,凡事都要倚靠神。


       攻下堅固營壘的最佳武器


堅固營壘裡面長長住著你長期的錯誤信念、

對人的苦毒,這些東西如果不處理就持續影

響你。但要記得,爭戰的兵器不屬血氣,你

的心思、思想不是用力就可以改變,要如何

攻下心思中的堅固營壘呢?有三樣武器:


1)神的話:天天讀神的話,堅固營壘會瓦解。 

2)耶穌的名:奉主的名綑綁,會釋放能力。 

3)耶穌的寶血:能遮蓋潔淨,帶出新生命。


當負面思想一出現,就用神的話、耶穌的名、和耶穌的寶血來面對。因為攻打堅固營壘不是靠血氣爭戰,是靠神的大能來攻破一切,把撒旦奪走的東西搶回來。不是靠自己的意志或努力,而是要去思想神的話、要親近神就越來越像他。


         只要每天成長一點 


主應許要使我們「完全成聖」,靈、魂、體得蒙保守,在主耶穌基督來臨的時候,無可指責。這是得勝的確據,但在操練的過程中,你就能開始體會到人生中真實的喜樂,就可以享受人生。所以不要擔心、不要害怕,起來改變我們的心思、意念。


今天我禱告時神給我看到一個很有趣的畫面,一顆小樹苗看著身邊巨大的一棵樹,小樹苗心想:什麼時候才能長的跟大樹一樣呢?就像我們常常問神:我什麼時候可以脫離困境,什麼時候可以變強變壯呢?只要天天成長一點,有一天就變成大樹了。當你面對心思的戰場時,第一個不要動搖、不要害怕、不要擔心,不怕面對,天天跟自己開會,對自己的心說話,不要只跟頭腦開會,要跟你的心思開會,大衛王天天跟他的心開會,他會對自己的心說:我的心哪,你要讚美耶和華,我的心哪…你要怎樣怎樣…


我們要天天跟自己開會,下定決心、立定心志,我今天一定要得勝,不讓憂慮再來攪擾,今天不被魔鬼負面的情緒佔據,然後用神的話鼓勵自己,絕不貶低自己,我們不可能一下就完全攻破堅固營壘,但我們知道,一天比一天好,有一天我就可以完全的得勝!


      得勝的事 不要停 要繼續去做


很多人得勝之後就停下來了,馬上,魔鬼又趁虛而入,所以老練的人知道,得勝之後還要得勝,不要停下來,真的不要停下來,這幾個禮拜我在長青牧區為他們禱告,很多人當場就看到效果,可是回去以後又痛了,明明當場被醫治就很快樂,原來回家之後就不禱告了,心思意念要一直貼近神,就會有能力、懂得運用權炳。使你得勝的事不要停下來,想放鬆一下,結果,明天要用雙倍力量才能回到信心的狀態中。


親愛的弟兄姊妹,戰爭還沒有結束,不要停下來,有進步了還要繼續往前走,不要覺得這樣就夠了,在神的面前好的還要更好,榮耀的還要再榮耀,神要我們一直活在榮耀裡,因為最終的目標是「完全成聖」和「無可指責」。從你意識到人生是一場爭戰開始,就不要停下來,一路緊緊跟隨主,這是最穩妥的人生策略。


大衛的心和哥利亞時的心是不一樣,大衛的心思都在萬軍之耶和華神身上;而哥利亞的心思卻在自己的肌肉和他的刀槍上。大衛沒有身材也沒有刀槍,但卻因著倚靠萬軍之耶和華神而大獲全勝。我們活在今天比大衛時代還有恩典,大衛只認識耶和華,他不認識天父,我們確認識阿爸父,因為直到基督耶穌降世,才彰顯天父,世人才知道、才認識我們有一位天上的父阿爸。


     你不是孤兒 是有天父的人


永遠不要覺得自己是孤兒,沒人管、沒人疼愛,這絕對是魔鬼的謊言,我們都有一個阿爸天父,祂時刻看顧你、了解你,知道你的困難,祂天天為你禱告,這是耶穌告訴我們的,耶穌把父彰顯出來在我們心裏面。


耶穌說,他在天父的寶座前替我們用說不出來的嘆息代禱,我們不再害怕,雖然你的問題還沒解決,但會不會解決?一定會解決,因為我們有阿爸父,父親會給你產業,那是得勝的產業,因為你是祂的兒女,你有這個身分,可以有十足的安全感。親愛的弟兄姊妹,只要你緊緊抓住這個信念,不管魔鬼怎麼欺騙你,不管環境怎麼樣,不管你遇到什麼樣的困難,都不要動搖,因為我們有一位深愛我們的阿爸父


小組討論

1.請分享,這篇信息有哪些觀點讓你印象深刻?或是被提醒?

2.你有沒有每天都成長一點呢?請舉例說明

教會名稱  統編-02.png

02-24578155

頁尾-02.png
  • YouTube
  • Instagram

©2019 by 碇內浸信會

bottom of pag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