幸福是什麼?
每個人都有不同答案,我個人是覺得,幸福是一種由內而外產生的滿足感,不單是外在擁有什麼東西,而是在內心裏對現狀的感恩、與滿足和平安的感受。
雖然我們對幸福有不同的定義,但共同的特點是來自於「愛和關係」,跟家人、跟朋友之間,甚至是跟自己的關係,跟神的關係,如果有愛的連結就會產生幸福感。
可能在陪伴小孩子的時候,聽見他們的笑聲就會感覺非常的幸福,或是情侶間、夫妻間互相扶持的眼神…,幸福是一種來自內在的自由感。對我來說幸福很簡單,當我和太太一起創作音樂時會感到幸福。我兒子現在3歲半,他喜歡吸大拇指,一直到現在還是會,因為怕他在語言表達和牙齒生長上出現問題,所以就開始限制他,不要吸大拇指睡覺,他也很配合,努力試著要戒掉,雖然他每天會問:爸爸,我可以吸大拇指嗎?他有時也會失敗,但我看到他的努力,我也會從內心裏感到幸福和滿足。
幸福是一種持續的旅程
不是現在感到幸福了,然後就會一直幸福,幸福是不斷不斷地去感受、去調整。12月份非常適合我們分享愛、分享幸福,今天要好好思想,真實的愛是什麼?先來讀主題經文林前13:4-7:「愛是恆久忍耐,又有恩慈;愛是不嫉妒;愛是不自誇,不張狂,不做害羞的事,不求自己的益處,不輕易發怒,不計算人的惡,不喜歡不義,只喜歡真理;凡事包容,凡事相信,凡事盼望,凡事忍耐。」
愛,需要試金石,試金石是一種特殊的材質,可以鑑定金、銀的金屬純度。「愛」要怎麼測試真假呢?當初我以為,只要兩個人彼此相愛,應該沒有解決不了的問題。可是當我進入到婚姻時才發現,現實生活並沒那麼單純,我以為的「愛」有可能並不是真實的,是想像的、是虛構的…尤其是在時間不夠、經濟狀況不好,工作做不完,同時要面對各種壓力時,真是不敢說自己有愛。
特別是在新冠疫情期間,又不能外出,釋放壓力,也沒有社交活動舒發身心。並且,要長時間跟家人相處,就越來越無法忍受,愛是否真實?在這種情形下就會被檢視出來。什麼是真愛,我們自以為所付出的是真實的愛,但其實沒有那麼真實,需要經過現實的衝擊、磨合、挑戰。有時我雖然在家裏多做家事來表達我 的愛,接送小孩上下學,花很多時間去接表演賺錢。但後來我反省自己,我做這些的動機是甚麼?是為了減少衝突?還是為了保持表面的和諧?而不是真正的關心和體貼,那我的付出只是表面的東西,無法讓對方感受到真時的愛。
省察動機,才知道是真愛還是表面?
「我若能說萬人的方言,並天使的話語,卻沒有愛,我就成了鳴的鑼、響的鈸一般。」
(林前13:1) 我常削蘋果或煮飯給太太吃,但卻沒花時間關心她內心的渴望、難處、和憂慮,久而久之,這些表面的關心、體貼,不但不會拉近彼此的距離,反而會產生很多隱藏的不滿。就像「鳴的鑼、響的鈸」一般。
我們要從神的話裏去找什麼是愛的標準,在神的愛裏有絕對的真理。現代有很多的價值觀是多元的,愛的定義是非常流動的,但在神的裏面有絕對的且是有標準的,在哥林多前書裏寫得很清楚。我特別挑一句話,「不求自己的益處」,這句話對我而言,好像一把鑰匙一樣,可以解開很多真實的愛的奧祕。
真實的愛 超越自我
如果愛的啟動是為了滿足自己的話,那就跟這個世俗講的利益交換沒有任何差別。真正的愛是能夠超越自我中心,可以跳脫自己的利益、感受、執著的觀念,對自我過度關注,而是一種不再盤算自己可以得到什麼或擁有什麼,反過來是 可以給出什麼,這樣的想法可以帶來很大的突破,是一種根本的改變。愛的源頭在於神,神的愛是無私的愛!
約壹4:7-12「…我們應當彼此相愛,因為愛是從神來的。凡有愛心的,都是由神而生,並且認識神。…因為神就是愛。神差他獨生子到世間來,使我們藉着他得生,神愛我們的心在此就顯明了。不是我們愛神,乃是神愛我們,差他的兒子為我們的罪作了挽回祭,這就是愛了…。」這段經文告訴我們神是愛,愛的源頭就是神,人若離開了神就像樹枝脫離了葡萄樹,最後會枯乾沒辦法結出果實。我們人性的裏面多少都會有傾向人的狀態,唯有從神來的無私的愛,才能真實的將不求自己的益處,活化在我們的生活裏。
耶穌基督 親自示範
腓5:2-8「你們當以基督耶穌的心為心:他本有神的形像,不以自己與神同等為強奪的;反倒虛己,取了奴僕的形像,成為人的樣式;既有人的樣子,就自己卑微,存心順服,以至於死,且死在十字架上。」這段經文裏耶穌親自示範了什麼是神的愛,耶穌本有神的榮耀和權柄,可是他今天卻降為卑成為人的樣式,甚至死在十字架上,這種是不計自己利益的愛最好的典範。
如果我們以神的愛為基礎,就不會流於好像用交換,你怎麼對我,我才怎麼樣對你,在愛的過程中有很多的利益交換。但神怎麼樣成為我們的榜樣,他不求自己的益處,甘願為我們死在十字架上,捨己成為人的樣式,給我們一個很好方式學習的典範。我們學習願意付出的時候,在這個無私的愛當中關係可以被恢復、更新。
希望我們在經歷關係衝突時,能先停下來,不計較對方的不對,而是先安靜思考自己內心的 狀態是什麼?檢視自己的心。我的個性是很看重「公平」,講好誰今天做什麼,明天誰做什麼,我喜歡把家裏的事分的清清楚楚,但我太太的個性不是這樣,她是想做的人再去做,我覺得不對,我看不下去,我希望家裏是很整齊乾淨的,所以我就會去把所有的家務事做好做到定位,一段時間後我就覺得,所有的事都是我在做。然後每次當我提出來要好好分工時,我就會有情緒!太太看出我內心不高興,所以她也不高興。
只維持表面平衡 不是辦法
當太太不高興時我選擇安靜、閉嘴,不跟她爭論,可是我內心非常非常不滿,有很長的一段時間是這樣子,只是維持表面平衡,好像我為這家做了犧牲。後來我發現,這樣忍讓、犧牲,只是怕與她有更深的對話和衝突,在這樣的狀態下,我離太太越來越遠。
我也常在照顧小孩時,想要快速擁有我自己的時間,就想讓小孩照著我的方法成長,比如他在畫畫,畫不出來就不想畫了,且開始在那哭鬧,我就會說:不想畫就不要畫,好像在幫他解決問題,其實是我沒有耐心去理解他難過的點,只是讓他來服從我,我才有時間 做我自己的事情。這些表面的態度行為如果沒有經過省察,就會越來越糟,只會造成反效果,累積更多隱藏的隔閡。感謝神,
在婚姻的裏面光照我,幫助我面對自己。
你以為自己榮耀上帝嗎?
有一天,我在GOOD TV錄製禱告大軍節目時,那天牧師問了一個問題:「你以為自己榮耀上帝嗎?」一開始我內心感覺被冒犯,好像在控告我,我做了這麼多的事情,服事了這麼多,為什麼這句話像是在質問我,但靜下來之後,就感受被神的話光照,我是不是真的為了榮耀神,而不是為自己的利益而行,…在親密的婚姻關係裏面,在親子關係的裏面都需要問問自己。
這個問題讓我很深的思考,開始意識到我很多的努力是帶著焦慮的,帶著很多自己的私心,而不是真的出自於對家人的關心,只求表面的平靜是沒有辦法榮耀神的。感謝神的光照,給我悔改的機會。讓我在親子關係裏夫妻關係中都都很深的反省。首先要改變的是「自我中心」。
真實的愛要學習「放下自我中心」
有一段時間跟太太的關係不是很好,甚至非常艱難,覺得走不出去時,我需要外力幫助,拉我一把。剛開始我很顧面子,怕大家知道我婚姻有問題,要真實的第一步就是要「放下面子」,我去尋求諮商。
從那諮商之後我開始認識自己的問題,開始學習放下自我。我發現,很多衝突的產生都是因為從我個人角度出發,諮商老師不斷的引導我,要從雙方的關係出發,才能解決。不然,無法體會感受對方的想法,也無法傾聽彼此的感受。從那之後,我會認真地安排一段小小的時間,不看手機、不看電視,只專心的傾聽分享她內心的感受,這禮拜她面對工作的壓力有什麼感受,並主動問她,我該如何幫助妳、該如何支持妳。
雖然這些動作都微不足道,可是卻可以傳遞出不求自己益處的愛,展現出以彼此為中心的關係。當人感受到自己的需要被看見時,而不是被敷衍時,婚姻的品質就會不斷的昇華且會越來越好。另一方面和孩子的關係也進入到真正的陪伴,不是控制,不是命令,或嚇止,我開始學習真心去關懷他,慢慢的理解他為什麼會有這樣的情緒,我會蹲下來問他哪裏出了問題,哪地方卡住了,我們可以一起想辦法…當孩子感受到被尊重被接納,也開始建立我和孩子之間的信任感。
回到神面前,就會跟愛的源頭接上,不需要自己多用力去愛,當我們從神那領受愛時,就有很多更深更强壯的力量去愛。只要花時間靈修禱告,求主幫助我,能看見家人的需要,給我有勇氣來面對問題,使我不再逃避,我們可以透過禱告、讀經、敬拜,心思完全交給神,讓聖靈來潔淨更新我們在日常生活中可以更多放下自己,更多柔軟更加有耐心。
真實的愛要學習「不求自己的益處」
這聽起來很不容易,因為人本性是自私的,但也正因為如此,在愛的真諦中就明明白白地寫出來,因為我們的生命必須經過這樣的熬練,才會真實,只要親近神,我們的內心會不斷被神更新,在熬煉過程裏內心就會繼續進步。我們要認清愛的真相就是不求自己的益處,才能夠進入到自由的裏面。
愛不是要束縛你,而是帶來真自由。如果你仍然堅持要「自己的權利」、「要公平」,那你就會被困在自我需求的小框架裏,神給我們無私的愛,是為了使我們從現實中得到釋放,在家中可以建立一個可以努力的空間,這愛使我們關係更穩固,使生命更有深度。
從很小的事情開始
我想邀請大家可以開始行動,從小地方開始去改變,當你的家人或另一半在抱怨時,先不要管自己的感受,先去聆聽,而不是急著給建議,然後跟他有一個有品質的相處時間去明白對方感受,在乎他的感受,在乎他的難處,而不用一種很敷衍的態度,而是去傾聽他所做的每個決定,而從這小小的改變裏不斷的累積,…這樣會有很深的影響。
在12月這充滿愛的季節裏,正是分享愛的季節,讓我們認真地看待和家人的關係,讓神的愛更多滋養我們,讓我們可 以在愛不下去的時候,讓人看見神真實的愛,讓人因這樣的愛被吸引進入到神的愛中。今天求神來光照我們,讓神的愛更多煉淨我們,讓這份愛越來越純淨,越來越貼近神的心意。

小組討論
請舉例分享,如何在小事上做到「不求自己的益處」?